教育经历:
- 1992.09-1997.09,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 1988.09-1992.06,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职业经历:
- 2013.11至今,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博士生导师
- 2010.06-08,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访问学者
- 2004.06 至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硕士生导师
- 2003.06至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教授
- 1997.09-2003.05,同济大学博士毕业留校工作,讲师
社会兼职:
- 2015.04至今,苏州工业园区“智慧大交通规划”项目咨询专家
- 2013.05至今,全国无障碍建设工程联合研究中心的无障碍环境建设高级指导师
- 2012.03至今,重庆市交通开发投资(有限)集团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
- 2007年至今,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与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研究所,技术负责人
- 2007.01-至今,城市规划学刊“城市开发与土地经济”专栏编辑
- 2007.01-2009.04,城市规划学刊“道路交通与基础设施”专栏编辑
研究方向:
城乡交通和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科研项目:
- “十三五”期间本市人口、土地、建筑物三控联动研究,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主要参与人,2016.05-2016.10
- 武汉市规划局和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武汉综合交通体系评估”,项目负责人,2014.06-2015.06
-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教育部高密度实验室开放课题,“多尺度建成环境下的公共自行车使用特征、行为机制与绿色导向策略研究”,项目负责人,2014.06-2015.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尺度建成环境下的公共自行车使用特征、行为机制与绿色导向策略”(批准号:50738004).项目负责人,2014.01-2017.12
- 威海市交通运输管理局,全域威海——市域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研究,项目负责人,2013-2014
- 国家住建部研究开发项目,“面向城市规划设计的交通评价信息系统集成与开发”,项目负责人,2013-2014
-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点应用型课题,“城市规划中的交通网络空间评价信息系统集成与开发”,项目负责人,2012-2013
-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课题,“绿色交通导向型的街道空间耦合设计”,项目负责人,2012-2013
-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课题,“城市绿色公交走廊发展模式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2012
- 杭州市规划局,“杭州市水上公共交通规划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20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间与交通耦合发展模式研究”(批准号:50378064),主要参与人,2010-20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城市住房建设的空间绩效理论与规划对策研究”(批准号:50978186),主要参与人 2010-20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信息环境下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批准号:50738004),主要参与人,负责土地使用活动专题,2008-2011
- 可持续发展世界工商理事会课题,Mobility for Development-Shanghai Case Study.主要参与人,2008
- 上海市残联,“上海市无障碍环境法规建设研究无障碍法规”,项目负责人,2007
- 上海市世博局,“上海世博会交通需求管理研究”,第3负责人,2005
- 上海市科委,“关于促进上海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对策研究”,第3负责人,2004-2005
- 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课题,“上海静态交通问题研究”,项目负责人,2001
-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大阪大容量轨道交通与城市开发对比研究”,上海-大阪合作交流研究项目,主要参与人,1997-1998
- 世界银行资助项目,“发展中国家中等城市交通战略研究”的宁波市典型案例研究,主要参与人,1995-1996
Source:中文信息 (tongji.edu.cn)
最新访问日期202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