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系列讲座之加人有约六:

陪伴有“方”

Art of Company

        北京时间10月18日上午9点整(北美东部时间10月17日晚上9点整),由中加文化艺术基金会(Sino-Canada Culture and Arts Foundation)主办的城市生活系列讲座之加人有约线上讲座准时开始,本期主题为陪伴有“方”。

       本期 讲座主讲人:曾群力,人本家庭教育导师,原浙江大学教授。 

       讲座主持人:吕新莉,加拿大全方位健康管理注册营养师,代谢平衡导师。

       本次讲座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是由曾教授通过条理清晰的九项主要内容,层层引进,告诉听众如何去科学合理的陪伴孩子。

       1.“狼孩现象”的启示
       曾教授通过引用经典的《人猿泰山》以及举例狼孩的故事,让我们深刻具体的理解到决定我们人生轨迹的并非只有基因,其外部的生存环境也占据了很大的成分,尤其是家庭环境。狼孩虽然有人的基因,但由于由狼抚养而未能习得人类的语言和生产技能,因此并不能称之为完全意义上的人。通过形象生动的举例,可让听众意识到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父母的陪伴对孩子成长的重大意义。

 

       2. 孩子需要父母陪伴的心理需求
       曾教授用马斯洛需求理论,很好有力的解释了陪伴是成长过程中心理营养的来源,安全感是孩子基础的需求。缺乏安全感会使孩子的人格受到很大的影响,曾教授倡议父母需要给孩子在面对不安时一个及时、稳定、正向的反馈。当孩子面临了外面负面的情绪时,让孩子在家里得到爱的拥抱,温柔的微笑。通过安全感、亲密感、归属感……层层递进,曾教授说明了这些感觉的重要性,让孩子在未来能够自信乐观的面对挫折。因此,曾教授强调:改善亲子关系的本质,就是父母要提升陪伴质量!


      
       3. 陪伴是相互影响
       曾教授强调亲子陪伴是双方共同的内容,是亲子之间相互滋养,相互影响的过程。父母和孩子在一起,不仅要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撑、榜样,还要通过孩子反观自身的行为举止,实现自身的不断成长。



       4. 陪伴的基本要素
       曾教授阐述了陪伴的两大要素:陪有人、伴有效。并且解释了,人是指在我们的身边扮演着不同角色的人,如我们的孩子、父母、朋友、同事……。而陪伴的有效性是指陪伴过程能使人感到愉悦,并且有助于未来的发展。
 


       5. 陪伴缺失的三个层次
       曾教授说明的陪伴缺失的三个层次,人不在、心不在、方法不在,且分别对应了三类存在陪伴问题的父母。人不在:①父母代管②工作忙、长期出差、出国③自己玩耍④婚姻变故、移民、陪读⑤死亡等其他非人为因素。心不在:①不理睬孩子②忙自己的事情③处于狂躁情绪中④夫妻处于撕扯争执状态⑤玩具或手机代替父母。方法不在:①担惊受怕式②控制式③讲道理式④吼叫怒骂式



       6. 错误的陪伴模式知多少
       曾教授提到家长辅导孩子做作业一事,举例了四大类问题父母:①保姆式,这个完全代劳的形式极大的打击了孩子的做作业积极性。②课业辅导式,无法用孩子易懂的语言教导孩子,导致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以及产生极大挫败感,扼杀了孩子的主动性。③指责式,会使孩子丧失自己的尊严,使孩子变得懦弱。④乞求式,孩子会以此要挟父母,甚至自残要挟。曾教授解释,现实生活中这四种方式通常会交织在一起,使天真烂漫的孩子变得死气沉沉。当我们意识到这种非爱模式,我们需要进行及时的终断。



        7. 正确的陪伴行为
       曾教授说正确的陪伴行为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我们需要营造好的书香环境,学习传统文化,一起认识身边的世界并且走向世界文明。曾教授补充,其实这也是我们自身三观形成的过程,这样符合了前面提及的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主题。



       8. 正确的陪伴模式
       曾教授说,对待孩子需要以微笑平和的状态,眼里有孩子的心态以及有求必应,孩子没有需求时不去打扰孩子的行为模式。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有效的规避非爱模式,使孩子更加独立自主,从容不迫,自信大度。



       9. 科学陪伴必备的三大能力。
       曾教授强调,我们需要眼看、耳听、口应。首先,父母需要认真仔细的观察孩子的行为,注意到孩子的异常行为,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其次,父母应该全情投入倾听。最好,父母应该及时且满怀激情的回应。耳目心合一的去倾听孩子内心发出的声音,这是陪伴的艺术,也是父母需要习得的技巧。



       接下来,是吕主持人现身说法,通过与曾教授交谈自身在陪伴孩子过程中的困惑,使听众能切实的受到启发。



       最后,曾教授感谢中加艺术基金会在营造美好人类生活方面所作的诸多努力,呼应大家在爱的陪伴下,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问题、爱生活!

       对讲座感兴趣的听众可以关注中加文化艺术基金会的公众号及讲座互动微信群。

       B站视频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54y127d8
       喜马拉雅音频地址: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40809332/406125037

                                                                                                                                          视频制作:BIGPOTATO
                                                                                                                                          图       文:池芳婷           
                                                                                                                                          网页制作:蔡鑫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