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通车的城乡发展效应

发布日期:2020-03-25 12:35
       大陆高铁系统完工在即,它究竟会对城乡发展起什么作用?令人好奇又期待。许多专业人士抱持乐观的态度,认为高铁能促进城乡发展的均衡以及整体城市的竞争力。然而笔者认为,如同台湾地区当初中山高速公路通车一般,高铁只能使得其沿线乡镇人口在局部上更加均匀地分布,但对于全国的城市化趋势,尤其是东西不均衡,恐怕影响不大。笔者曾经就过去三十年来,台湾地区乡镇人口规模之分布做统计分析,有两个主要发现:首先,城市极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也就是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其次,台湾各乡镇的人口分布遵循“幂次法则”。所谓“幂次法则”,指的是事物的规模与次数成反比——规模越大,次数越少。以地震为例,芮氏规模7.0以上的地震百年难得一见,而芮氏规模4.0以下的地震却时有耳闻。令人惊叹的是,若将地震的规模当作X轴,且将地震的次数当作Y轴,并取对数时,会发现观测值的分布成一直线。而台湾乡镇人口规模的分布,也遵循这种规律。当我们将乡镇人口的规模与大小排序分别取对数并分别作为坐标系的X轴及Y轴,会赫然发现变量的分布几乎成一直线。


图1 台湾地区乡镇人口规模与排序关系图
来源:作者自绘

       此外,笔者也针对台湾中山高速公路沿线乡镇以及其他乡镇人口规模的分布做了比较,发现中山高速公路沿线的乡镇人口,其城市化的趋势有减缓的迹象。同理,我们可预期大陆的高铁系统将仅使得其沿线的乡镇人口局部分散,但无助于减缓东西发展不均衡的城市化趋势。原因无他,乃在于由于过去城市发展的历史因素,使得厂商的区位选择已经“锁定”了东部区域,而这个趋势难以以任何形式的政府政策扭转。笔者曾经根据过去二十年来厂商增加的数目,将台湾地区依区域计划分成北、中、南、东四个区域,再根据合理的厂商聚集之区位选择模式来进行计算机仿真,发现包括台北都会区所在的北部区域一直是厂商“锁定”的对象。也就是说,在现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台湾的北部区域在过去、现在及未来都是厂商聚集之最,而厂商的聚集,自然带动了人口及经济活动的增长。因此,根据厂商聚集的“锁定”效果与城市分布的“幂次法则”来看,笔者认为,大陆东西部地区的发展不均衡是自然规律,这一规律面对高铁系统的完工及通车亦不能被打破。

作者简介:赖世刚
目前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峰计划国际PI教授、台北大学特聘教授以及Journal of UrbanManagement主编。他曾在成功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获得城市规划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对于城市、复杂及规划都有深入的理论研究。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