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11-23
行为的“传染”+ 查看更多
行为的“传染”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0-03-19 10:01
即便存在比现在更加完善的有关人类移动和接触模式的观点,最终也无法准确预测流行病以及瘟疫的传播方式。首先,面对严重或致命性疾病的疾病,人们会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我们可以从艾滋病的实例中清楚看到,对艾滋病危险性的了解促使人们改变了性接触方式。另一个实例是,当禽流感和猪流感在亚洲爆发时,人们改变了到该地区的旅行方式。此外,文化规范会影响疾病可能的传播途径以及人们对疾病防治策略的反应方式。例如,对安全套使用的性别差异、宗教信仰的存在以及具有政治动因的“艾滋病否认”运动,都对非洲地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有效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表明,了解和预测疾病的传播需要多维度地整合更广泛的社会力量、观点信息、医疗服务资源,以及其他一些未被广泛纳入当今流行病模型中的要素。此类工作已经开始启动,例如,华盛顿的布鲁金斯学会就在开发一款全球尺度的多智能体模型。此外,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研发的一款基于智能体的社会行为模型也被用于应对禽流感以及防控由恐怖主义造成的天花病毒爆发。
这些模型的一项重要特征是集体决策。“恐惧流行病”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例如,英国的麻腮风三联疫苗(MMR vaccine)曾被不合逻辑地与自闭症的产生建立了联系,美国的流感疫苗接种项目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这种恐惧的流行会破坏一个运行良好的疾病防治体制。同侪压力(peer pressure)会抑制理性的回应和客观的评价,从而引起逃亡式反馈(runaway feedbacks),这种反馈类似于从众(crowd-following)或羊群行为(herd behavior),可导致经济崩溃。
社会互动这种特征甚至使肥胖等健康问题也具有传染病的特征。在许多富裕国家里,肥胖问题正变得越来越普遍。肥胖人群不仅会形成集群式的社交网络,而且这些集群更成为导致肥胖的原因:如果某人的朋友或者兄弟姐妹肥胖,则其也肥胖的几率会比较大;而不是已经肥胖的人更加倾向于在相互之间建立社会联系。一项研究发现,如果某人的一位朋友肥胖,那么其肥胖的几率将增加57%。这种肥胖“传染”的原因还没有被完全掌握——例如,它可能是人们之间饮食习惯的简单模仿,或者是对体重上升容忍度的增加,甚至是模仿性地改变大脑中食物摄入限制能力所带来的生理效果。无论是何种原因,对于此类像传染病蔓延一样由行为所支配的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可以深刻地影响到预防策略的成效。正如社会科学家尼古拉斯•克里斯塔斯(Nicholas Christakis)和詹姆斯•福勒(James Fowler)所说的那样:“人们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其健康也是紧密相连的。”
反过来,健康的行为也可以通过社交网络进行传播。不吸烟的行为就是这样。在过去四十年里,美国人的吸烟率已持续下降(成年人和年轻人合在一起统计,从45%降至21%)。对12000人所进行的一项网络分析表明,吸烟者倾向于聚集在一起形成集群,并且这些集群的的规模在这四十年的研究期间里大致保持不变。所以,吸烟人数的下降似乎是由于若干个集群整体性地停止了吸烟。此项研究还发现,如果吸烟者的配偶停止吸烟,则其继续吸烟的几率会减少67%;如果一位兄弟姐妹停止吸烟,则其继续吸烟的几率会减少25%;如果一位朋友停止吸烟,则其继续吸烟的几率会减少36%。此种模仿行为在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中尤为明显。那些继续吸烟的集群会逐渐分散在社交网络的边缘地区,指明了禁烟运动需要针对的对象。

图1 1971年(左图)和2000年(右图)某医学研究的部分社交网络图。每个圆圈代表一个人:黄色圆圈表示女性,红色圆圈表示男性。圆圈内部的颜色和大小表示每日的香烟消费情况——黄色表示吸烟者,绿色表示不吸烟者(圆圈大小与吸入量成正比)。橙色链表示人们之间的友谊或婚姻关系,紫色链表示血缘关系。到2000年,大多数吸烟者以相对较小的子集群形态出现在网络的边缘;网络中黑色圆环显示,非吸烟者以紧密联系的集群形态出现在网络中央,周边点缀着少量吸烟者。(来源:N. A. Christakis & J. H. Fowler,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Medicine, 358, 2249-2258 (2008).)
我们需要谨记的是:一方面,这个世界日益增强的复杂性和相互连通性迫切需要我们采用新方法来思考问题;另一方面,这个世界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辅助手段——信息和通信技术使得获取特定个体的健康信息正变得越来越可行。
参考文献:
Ball, Philip. Why Society is a Complex Matter: Meeting Twenty-First Century Challenges with a New Kind of Science.Springer-Verlag: Berlin, 2012
(英)菲利普•鲍尔著, 韩昊英译, 赖世刚校. 社会为何如此复杂:用新科学应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韩昊英
目前为浙江大学城乡规划学和公共管理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背景为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公共管理学,曾在清华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攻读学位或访学研究。韩昊英从小生活在城市,热爱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喜欢观察和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