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11-14
设计力是逻辑能力的表现+ 查看更多
设计力是逻辑能力的表现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19-11-23 09:54
谈到好的设计,第一个出现在您脑中的念头是什么?美观?创意?功能?有人重视视觉美观,有人着眼在创意发想,也有人认为功能好用最重要。但要达成上述这些元素,背后隐藏的其实是“逻辑”。设计有别于艺术,好的设计是要让绝大多数的使用者感到愉悦,艺术品的好坏则是见仁见智,各有偏好,甚至各有解读。但是许多从事环境空间规划设计者常把“设计”与“艺术”混为一谈,在设计上力图表现个人风格,忽略了功能性,而在这个背后应该有环境空间规划设计必须符合多数人的使用这一坚实的逻辑论述(实证)作为支撑。
“很多人好像对设计有错误的理解,认为设计等于让产品、作品看起来好看。其实不只是看跟感觉的外观问题,设计是它如何运作。”— Steve Jobs, 2003
运作是个程序,是一个与系统链接的过程,因此设计必须与逻辑相结合,才会是一个好的设计。SAP 公司(Systems, Applications &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创办人哈索·普拉特纳(Hasso Plattner)和IDEO创办人戴维·凯利(David Kelley)于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成立了一个很特别的学院,其全名为哈索·普拉特纳设计学院(Hasso Plattner Institute of Design at Stanford)简称为Stanford d. School,开始推广以思考程序为主体的设计方法,或简称为“设计思考”(DesignThinking)。设计思考(DesignThinking)是以人为本的解决问题方法论,通过从人的需求出发,首先定义议题,并为各种议题寻求创新解决方案,创造更多的可能性。IDEO设计公司总裁提姆·布朗(TimBrown)曾在《哈佛商业评论》中定义:设计思考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精神与方法,考虑人的需求、行为,也考虑科技或商业的可行性。设计思考是一种“感性分析”,其主要程序包括:“发挥同理心”、“定义问题”、“发现需求”、“发想创意”、“创造原型”、“测试改善”、“执行”等过程。设计思考是一个创意解难的过程,通过运用设计思考工具中的的元素,例如同理心、实验等,以达成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所以设计是一套有逻辑的程序过程。

图1 设计思考程序图
举一个简单的自行车道设计为例。好的自行车道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如果您是一个自行车骑乘者,首先顾虑的应该是安全性。而安全的设计可从几个部分来谈,例如:车道路型的设计、车道颜色的设计、指标的设计等。其中又以路型的设计最为关键。好的路型设计可以大量减少事故的发生,或者当事故发生时,能把伤害减到最低,那么什么样的路型配置才是最安全的呢?

照片1 灰色自行车骑士在骑行中占用了右侧的人行道
摄影:陈维斌
如果您是一位自行车骑士,您会选择哪一条路径?白色骑士或是深灰色骑士的路径?哪一种路径对您骑乘的安全性较高?是和汽车同一平面的路面或是较高的人行道边缘?当自行车道与人行车道并行的时候,究竟自行车道应该安排在靠近车道的侧边,还是人行步道该安排在车道的边缘?到底骑在哪一侧比较安全?
让我们用逻辑来推理一下:骑自行车与步行何者的稳定度较高?遇到突发状况时,哪一个人的反应较快?答案应该是很简单的。稳定度和反应主要和行驶的速度有关,步行者的速度远远低于自行车者,所以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行人的反应要比骑自行车的人快得许多。再加上自行车是两轮着地,而行人是双脚着地,明显的比自行车者更能控制自己的稳定度,遇到同样的突发事件时,行人更能快速改变方向,避免摔倒。理论上我们应该把稳定度较高的人放在危险度较高的区域,如此一来可以避免危险的发生。
下图是某个得奖作品的效果图,很遗憾的是这位设计师并没有考虑自行车使用者的安全,他把自行车道安排在靠近车道的边缘,而评审们也忽略了这个重要的关键点。大家似乎把自行车当成和汽机车一样的交通工具,尽量的把他们放在同一个区段。若是设计师能多用点心,用设计思考的方式来进行,必定会在议题阶段就考虑到安全是第一关键,同时考虑骑车者和行人的安全,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一旦路型设计错误,再多的植栽、街道家具和铺面色彩也都枉然。

图2 自行车道设计效果图
图片来源:http://wdc2016.taipei/与台北一起呼吸:漫步台北林荫大道/
那么在自行车与行人混行的状况下应该如何设计呢?就上述的逻辑推论,若是人行道(自行车道)的宽度足够且与汽车道之间有高差,应该将人行道配置在外侧,以确保自行车者的安全(如照片2)。

照片2 自行车道高于汽车道且位于人行道的内侧
摄影:吕淑静
但若是人行道的宽度不足,或是自行车道配置在外侧时,应该将其降至和汽车相同的平面,以确保骑车的稳定性(如照片3)。

照片3 自行车道与汽车道位于同一高度且位于人行道的外侧
摄影:陈维斌
好的设计并不是比视觉上的美观度,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该议题的关键因素,并提出解决策略。良好的逻辑推理可以确保做出较好的设计。
作者简介:陈维斌
是中国文化大学(台北)都市计划与开发管理学系副教授,区域计划委员会委员、都市计划学会及市政学会理事、新北市政府景观总顾问、中国文化大学国际暨两岸事务处国际合作组组长。曾在逢甲大学(台中)、台北大学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及硕、博士学位。研究专长为:环境规划、环境计算机仿真、地理信息系统、水文模型分析、最适化及区位分析、数量分析方法、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能质分析、计划理论、气候变迁调适、都市治理、研究方法、小区规划、GeoDesign、都市与景观设计。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