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概念在空间规划设计上的实践——以诺华企业园区为例

发布日期:2019-11-14 10:04
      2001年,瑞士的诺华公司委托意大利建筑师Vittorio Lampugnani制定企业园区的主要计划与都市设计,未来计划容纳10,000名员工。诺华集团认为“沟通”(communication)是创意重要来源之一,员工之间有效的沟通可以为公司带来最大的利益。因此Vittorio以“沟通”为规划主轴,采用了低容积的概念进行主要计划的轴心,研究大楼的高度约在5楼左右,藉此控制每一栋楼的工作人员约在200人以下,以利科学家们能认识彼此,进行交流。每栋建筑物的一楼设置供员工交流休息的大厅,并且在楼层间设置coffee corner,让员工们可以通过coffee break的时刻闲聊,相互认识。通过这个低容积的设计机制,让同一楼层楼的人彼此先认识,再由公共的coffee corner让同一楼层的同事认识,最后通过户外空间的配置,使得不同大楼的员工也有机会认识。诺华药厂不限定员工一定要在办公室内工作,园区中不论是在室内或是室外空间,随处都可以看到人们彼此讨论工作,或是交谈互动,这种通过空间规划设计,类似网络阶层式地扩展人际关系,在此基地中完美呈现。
不仅在主要计划的容积设定中导入了“沟通”的概念,Vittorio也认为,这个园区不应该由他一个人来完成全部的设计,他建议延揽世界知名的建筑师与景观设计师共同设计此基地,这也是一个在空间设计上的沟通。虽然各建筑物、户外空间都可以看到设计师们自己的特色,但是整体上却可以完美的彼此沟通。Novartis Campus堪称建筑界的乐园,内部有许多国际建筑大师的作品,包含SANAA、Frank Gehry、David Chipperfield、安藤忠雄、谷口吉生、桢文彦、Vittorio Lampugnani、Marco Serra等,其中更有八位荣获普立兹克奖的建筑师(园区建筑布局参见:https://campus.novartis.com/#/browsecontent/basel/buildingmap)。

      虽然是以“沟通”为概念的规划设计内容,诺华企业园区内却不见任何“娱乐”设施,例如:酒吧、电影院,仅设有健身房,因为公司认为员工的健康是每个人最重要的资产。甚至也没有员工宿舍以及旅馆等住宿设施。因为诺华公司认为员工不应该长时间的待在园区内,这里是工作的地方,却不应该把自己的生活都花在工作上,下班之后应该要回归到个人的社交圈与家庭。诺华企业园区的设立,对于巴赛尔(Basel)城市内的产业并未产生排挤效应,反而具有相辅相成的效果。诺华企业园区的设立,有机的带动了巴赛尔及周边德国、法国地区的发展,也让周边生活的机能更为完善。换句话说,诺华药厂是把整个巴赛尔市都当成是他们的基地,以此概念来规划整个园区。诺华企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是少数通过土地使用管制的方式上来贯彻其规划理念,并把该概念延伸至都市设计、开放空间设计、甚至建筑设计。
反观亚洲地区的工业园区设计,大都强调工作、休闲、娱乐、居住一体,对于该园区周边地区并未能真正的创造效益,因为大多的活动及服务皆可在园区内完成。工作和生活混为一体,虽然可以减少通勤时间,却也容易造成工作情绪无法适度放松,社交活动贫乏等现象。此外亚洲人的生活习惯和欧美人士也略有不同,诺华企业园区在中午时刻,可以看到许多员工到健身房运动,甚至沿着莱茵河岸慢跑,之后再回到公司工作,因此园区内的健身房发挥了极高的效益,工作与健康的平衡,也通过空间设计上达到了。诺华企业园区规划设计的经验,是否可以复制在亚洲其他国家的类似地区,或者亚洲人的工作与生活形态,可不可能因为新的规划概念的引入而改变?仍然值得进一步探讨。

      由于诺华企业园区内并不允许拍照,因此本文无法具体呈现所有空间的设计,请读者可以参考该校园的虚拟导览(https://campus.novartis.com)。
阅读更多文章